共工新闻社10月15日电(通讯员:程超)“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伯西热克镇派出所将这一理念融入石榴产业护航工作,以“警务下沉、警民联动”为抓手,组建由民警带领的义警队伍,把服务送到果园地头、交易一线,用贴心守护让“石榴之乡”的丰收季更安心、更甜蜜。

十月的新疆叶城,昆仑山下凉意渐浓,伯西热克镇的万亩石榴田却满是火热。饱满的石榴像一盏盏红灯笼压弯枝头,剥开硬壳,粒粒籽实似红玉凝脂,不仅甜了舌尖,更牵着全镇数万名果农的“钱袋子”。今年,这里1.1万亩石榴预计产量8000吨,产值超9000万元,石榴早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宝”。

10月12日清晨9点,果农阿木东·赛买提和两个儿子忙着将装满石榴的筐箱搬上小卡车,准备送往叶城县英雄大道与东环城路交叉口的石榴流动交易点。“以前收石榴,就怕路上出岔子、交易遇麻烦,现在民警天天在市场转,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阿木东·赛买提说。

每年十月,这里便是叶城最热闹的“石榴集市”,操着不同口音的内地客商与面带笑容的果农讨价还价,小客户扛着几十斤的箱子匆匆离开,大客户拿着订单敲定成吨采购量,单日最高有几十辆车停靠装卸。“交易越红火,我们越要把安全和服务跟上。”伯西热克镇派出所所长张宝表示,所里早就制定了旺季值守方案,确保市场秩序井然。

热闹的交易声中,果农克某与收购商艾某突然争执:“说好14元一公斤,怎么变11元?” 原来艾某以“行情下滑”和合同“随行就市”条款要求降价,两人险些动手。正在巡逻的派出所民警麦麦提艾麦尔·沙迪克,带着“石榴大妈”和“石榴义警”队员快步上前,一边拉开两人,一边接过合同仔细翻看。他还调出去年的收购价目表:“去年最低价都13元每公斤,11元确实太低。按现在采摘市场价,上下浮动不超过5%,这样双方都不吃亏。”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艾某和克某最终签订补充协议。

“这类纠纷在旺季很常见,我们把义警队伍派到一线,就是为了快速化解矛盾。” 派出所副所长姜泽介绍,从去年10月至今,民警带领义警已当场化解购销纠纷多起,帮果农挽回损失超20万元,“村民忙活大半年,守好他们的劳动果实,是我们的责任。”

在伯西热克镇,义警队伍既是民警的“好帮手”,也是果农的“贴心人”。果农达吾提?依比笑着说:“前几年看不懂合同、听不懂客商的话,错过不少订单。现在遇到难题,喊一声民警或义警队伍,立马有人来帮忙,再也不用犯愁了!” 

三年来,伯西热克镇派出所牵头壮大“石榴大妈”“石榴义警”等队伍,从最初的几名志愿者发展到2000余人,成员涵盖环卫工、退休党员、热心村民,覆盖全镇19个村落。“义警熟悉乡情、贴近群众,我们带队伍、教方法,警民联动才能无死角。” 所长张宝说。

不仅如此,为从源头化解果园周边的“烦心事”,派出所还联合村委会、农技站组建“矛盾调解专班”,针对土地流转纠纷、邻里灌溉用水冲突、果农与收购商价格纠纷、果园雇工劳务纠纷等常见问题,定期上门排查走访。

“春耕灌溉期,果农可能因用水顺序争执,我们提前跟村干部、农技员一起去果园核实灌溉面积、水源分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小纠纷变大事端。” 民警麦麦提艾麦尔?沙迪克解释道。在石榴交易全链条中,警民协作的身影随处可见。早晚高峰时,民警带领义警每200米设岗,指挥车辆停放、引导货车进出,避免拥堵;看到未戴头盔的果农,义警上前提醒,民警同步宣讲安全知识;果农与客商沟通不畅时,懂双语的义警当“翻译”,民警则帮着核对合同条款。

广东客商吴老板对此赞不绝口:“每次来拉货,跟民警说需求,他们立马带我找靠谱果农,还帮着盯合同、安排装车,上午对接、晚上就能发车。 如今,吴老板每年从叶城发往广东的石榴近10吨,还带动老乡来此经商。

“伯西热克的红石榴,一听口水哗啦啦流;赚钱不容易,陌生链接‘吧嘶唛哩’(不要点击)!” 每天早晚,交易市场里都会传来民警用扩音喇叭播放的顺口溜。“不少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硬讲法规听不进去,编段顺口溜就不一样了。” 民警麦麦提艾麦尔?沙迪克说,他们把反诈、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其中,用石榴做引子,果农们听得乐、记得牢。

果农帕提古丽?吐逊笑着说道:“民警念一遍顺口溜,再讲些身边的安全例子,我们现在都知道陌生链接不能点、货款要当面算清,用农机时也会多注意安全。” 

石榴产业的红火,还带动了周边就业。伯西热克镇斯也克村努尔艾合买提?阿不热的农资店,旺季一天营业额超2000元,还雇了司机送货。“民警帮我们维护市场秩序,生意才能这么好,我赚钱,司机也能每天挣300块,大家都高兴!” 年过四十的帕提古丽?艾山平时养牛羊,石榴季就去果园帮工:“每天能赚100多块,民警还常来提醒我们注意采摘安全,特别贴心。”

夕阳西下,石榴树影为装车果农镀上暖金。果农们忙着搬最后一批石榴,民警带领义警仍在巡逻,时不时提醒:“货款收好,路上慢点开!” 直到暮色四合,最后一辆满载石榴的货车缓缓驶离,警灯才渐渐隐入夜色。

“石榴是乡亲们的‘致富果’,也是我们警务工作的‘心头事’。从田间地头的安全守护,到交易市场的纠纷调解,再到反诈宣传、就业帮扶,我们始终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把警民联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只要能让果农的‘钱袋子’更鼓、丰收的路更顺,我们多跑几趟、多守一会儿,都值!” 所长张宝看着货车远去的方向,语气坚定道。

正如古诗所云“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民警的护航,不仅守住了万亩榴园的顺畅流转,更守住了“石榴之乡”的安宁与甜蜜。这份警民同心的温暖,会伴着年年红榴,在昆仑山下长久传递。

作者:程超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叶城县公安局、徐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