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7月6日电(程超、陈恺)“同学们,这是暑假前的‘最后一课’,希望大家把这些安全知识都牢牢记住,平平安安过暑假!” 随着民警充满关切的叮嘱。7月1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公安局在叶城县第十七中学开展的“法治护航?平安暑假”主题宣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学生离校前的关键一课,民警精心筹备,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模拟等多元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安全知识盛宴。

课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修订草案)》的解读成为亮点内容。民警结合“法律知识抢答赛”“情景短剧演绎”等互动环节,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校园生活的鲜活案例。当学生们在模拟校园冲突场景中激烈讨论行为性质时,民警适时引导,让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深刻认识到法律边界。“原来这些行为可能会违法,这堂课太及时了!” 一名学生在课后感慨道,而这样的收获,正是这堂“最后一课”的意义所在。
在剖析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时,民警采用“你问我答”的深度对话模式,与学生一同抽丝剥茧,探寻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冲动的情绪、错误的交友,到法律意识的淡薄,每一个细节的探讨都让学生们深受触动。“这是暑假前给孩子们的一次警醒,希望他们带着法治意识开启假期生活。” 现场老师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同样精彩纷呈。民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本地真实溺水案例,详细讲解溺水高发时段和危险水域,手把手示范溺水自救、施救技巧。急救知识环节中,学生们围在人体模型旁,认真聆听心肺复苏步骤讲解,并争相上台实操。“按压时手臂要伸直,动作一定要规范,这可是救命的技能!” 民警耐心指导,确保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能掌握要领。
将大货车“搬”进校园的交通安全宣讲,更是让“最后一课”充满惊喜。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分别体验“体验员”和“驾驶人”的身份,当“驾驶人” 自信满满准备出发,却在下车后发现盲区内“潜伏”的同学时,现场发出阵阵惊呼。“原来大货车的盲区这么危险,以后在路上一定要远离!”学生们的感叹,正是对这堂创新课程最好的反馈。
此外,针对暑期居家、外出等场景,民警还围绕防火防盗、反诈防骗、禁毒识毒等内容,为学生们送上实用的安全指南。从如何识别网络诈骗陷阱,到发现可疑毒品该如何应对,全方位的知识讲解,为学生们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课程结束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堂暑期前的“最后一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守护。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观念,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自我保护的种子。这份特殊的“暑假礼物”,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也为学生们平安快乐地度过假期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者:程超、陈恺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