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晨报香港10 月18日讯(记者 周浩宇 杨宇翔 香港报道)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联合香港大学职员协会主办,以及多家在香港、澳门的学校机构、社会团体和内地黄埔同学会组织参与协办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台湾光复 80 周年” 历史图片巡展开幕式,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星期六)下午三时,在香港大学黄丽松堂举行。

开幕式现场庄重热烈,主席台背景板上 “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 八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中央驻港机构代表、香港特区相关部门代表、立法会议员代表、在港全国政协人大代表、主协办单位负责人、黄埔军校知名将领后代及家属、在港知名历史学者教育家及大中小学师生代表等近三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开启。国旗在培侨中学学生仪仗队的护送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会长林际平在致辞时表示,此次展览由黄埔同学会精选珍贵历史照片 191 张,四十余幅主题展板,分别从民族危机、共赴国难、中流砥柱、日军暴行、浴血疆场、同心协力、国际支援、历史胜利,八个部分详细的展出了,旨在以直观的历史画卷,再现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程,尤其凸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和黄埔师生在抗日武装中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以及台湾同胞长达半世纪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他强调,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黄埔后人更应携手并进,共同将真实的历史展给青少年一代,将伟大的抗战精神遗产,赓续传承代代相传,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交出黄埔后人们的历史答卷。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致辞

香港大学王于渐副校长指出,在香港大学这座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等学府举办此次开幕式展,别具意义。抗战期间,港大师生积极投身救亡运动,这段历史是全校师生的共同精神财富。他期待通过历史图片巡展,引导青年一代深刻理解和平的珍贵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岒南大学教授刘智鹏致辞

特邀主礼嘉宾在致辞中表示,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就是要牢记 “国弱必遭欺凌” 的历史教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他特别强调,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 年台湾光复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应当携手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台独” 分裂活动,共促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

周恩来的侄外孙,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之子,现任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沈清对《中国晨报》寄予希望,希望《中国晨报》越办越好。“晨,就是希望”。他表示,《中国晨报》具有深厚的红色历史属性,在传播正能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会长林际平(黄埔教官林薰南之孙、中国黄埔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之子)接受《中国晨报》采访时,特别提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及《中国晨报》创刊四大 80 周年。他冀《中国晨报》继续发力,多采写港澳台侨相关信息,办出更高水平。林际平家族与黄埔军校渊源深厚,父子两人皆参加过抗日战争。他寄语《中国晨报》,作为香港的媒体机构,望能再接再厉,多采写港澳台侨资讯,将这部分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祝愿报刊越办越好。

在随后的启动仪式上,主礼嘉宾宣读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名单并上台合影留念,随后与会的主协办机构代表及重要嘉宾共同为展览揭幕剪彩。随着红色帷幕缓缓拉开,记录着从 “九一八” 事变到日本签署投降书,再到台湾受降仪式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的珍贵图片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悉,本次历史图片巡展将在香港大学、香港珠海学院、香港紫荆书院、香港培侨中学等持续三周巡展,其后将陆续于香港多所中小学进行线下特邀参加 “讲历史进校园活动”。主办方组织志愿者为中小学生提供讲解服务,力求让历史记忆穿越时空,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凝聚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的社会共识,为推进 “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中国晨报》于1945年元月在湖南晃县创刊,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基因 。彼时沅陵税务局长李宗理出资创办并担任社长,肩负起运营报纸的重任。冯英子担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其新闻从业经验丰富,后来曾任《文汇报》总编辑等职务。严怪愚作为副社长之一,早在1928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著名新闻工作者,与范长江齐名。蒋牧良担任文艺副刊编辑主任,1938年入党,其编辑工作为报纸增色不少 。还有储安平、黄达三、吴希之、姚家积、康德等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参与其中,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办报方针。

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意义重大,报道了诸多关键事件,如芷江洽降、南京受降等,成为抗战伟大胜利的忠实记录者。还发表过《一幅弹雨神风落日图》等经典文章,具有前瞻性地提出“落日”概念,在日本投降时,也提出“不仅要赢得胜利,还要赢得和平”的重要命题 。

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分化瓦解下,这份仅出版8个月、有着“湘西新华日报”之称的《中国晨报》被迫停刊。直到2017年冬,开始策划在香港复刊事宜,2019年6月正式取得国际刊号复刊,并成立中国晨报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现任《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钮则坚,1957 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作为深耕中国近代文史领域的杰出学者及传媒人,他自幼便对历史文化抱有浓厚兴趣。1999 年,钮则坚拜会《中国晨报》时任总编辑冯英子先生,深为对方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所触动,自此与《中国晨报》结下不解之缘。时至今日,他带领报社稳步前行,始终将传承与弘扬中国近代文史置于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中国晨报》执行社长兼总编辑高文,亦肩负着特殊的家族精神传承 —— 他是黄埔军校十六期学员朱世正的曾孙,亦是朱子江的外甥孙,与黄埔军校有着深厚的精神联结。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高文积极为报社贡献力量,通过回溯报社辉煌历史,助力机构持续向前发展。